原来这些港乐里唱的都是“归家”

原来这些港乐里唱的都是“归家”

这首歌的演唱者一共有近二十位,几乎集结了当时所有的一线歌手和演员。“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,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。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,一次次呼唤你,我的1997年。 ”歌曲不仅将我们中国人内心对于“归家”的真挚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,更寄托了人们对祖国明天的美好祝愿。
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刘德华的歌曲《中国人》也是为了庆祝香港回归而特意创作和演唱的。这首歌创作于1997年,由李安修作词,陈耀川谱曲。在香港结束了百年飘零,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,刘德华这首《中国人》可以说来得恰逢适宜,正应了那句话:“没有最好的,只有最合适的”。

在香港回归祖国的这个特殊的时刻,和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,《中国人》这首歌以热血震撼的曲风,唱出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,拉近了亿万同胞的心,更凝聚了五千年的民族血脉。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拍摄《中国人》这首歌的MV,刘德华特别登上了长城。中式白衫,红旗漫舞,站在烽火台上高唱: “五千年的风和雨啊,藏了多少梦。”从狮子山下到长城之上,刘德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可以用香港人的身份,跟大家说自己是中国人。而时至今日,每当我们听到《中国人》的旋律,依旧能感受到一种刻在DNA里的共鸣。

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年,有很多优秀动人的庆回归歌曲问世。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音乐家付林和女儿雪宁以及李川共同创作,由女歌手俞静演唱的《香港别来无恙》。这首歌最特别的地方是歌词前引用了一副千古奇联“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,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。”在我看来这正象征着经历那些过去的岁月,掠过沧海桑田,涤荡出大时代下香港崭新的故事。俞静的演唱轻柔美好,也唱出所有人对香港的深深祝福。

提到香港,很多人记忆最深刻的歌曲就是那首《东方之珠》。90年代初,音乐人罗大佑从台湾来到香港,创办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“音乐工厂”。面对自己的生活以及视角的转变,罗大佑把1986年用郑国江填词创作的粤语作品《东方之珠》,重新填写上了普通话歌词,并于1991年推向市场。这首歌以优美的旋律和诗意的歌词,唱出了香港的沧桑变化和美丽繁荣,而《东方之珠》不仅成为了香港的代名词,更成为了所有香港主题音乐作品中,最为著名的歌曲之一。

1997年正值香港回归之际,刘德华和那英又将这首《东方之珠》进行重新的编曲和演唱,以合唱的形式再一次唱响这首歌,这首歌曲也深深地印在了每位华夏儿女的心头。

2007年,是香港回归祖国的第十个年头,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意为“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纪念”制作了一首官方主题曲《始终有你》。这首歌由陈少琪作词,金培达作曲,汇聚了包括刘德华、李克勤、陈奕迅、容祖儿等歌手联合演唱。这首歌诞生之后,传唱范围之广远超出了金培达的想象。而陈少琪则认为多元流行因素的加入,是这首歌成功的一个关键。

《始终有你》这首歌既有很多中国元素,又有香港自己的特色;既有西方美声的高音,又有粤剧的成分;既有年轻的偶像,也有老牌的歌手;歌曲还贯穿着郎朗的钢琴伴奏,所以受众非常的广。

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制作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歌曲,由容祖儿、陈伟霆、谭维维、孙楠演唱《我们会更好》。这首歌邀请了香港著名音乐人陈少琪、张家诚一同创作,歌曲清新明快、朝气蓬勃、朗朗上口,也让所有中国人都更有自信和充满希望。

在这首歌的创作中,音乐人陈少琪有感于25年间香港与内地在各个方面的融合不断加深加强,所以在歌词的创作中极具巧思地运用了“海”、“河”、“湾”等三十多个偏旁为三点水的汉字,不仅凸显了中国文字之美,更传达出了大湾区的地域特色。另外,他还使用了“桥”、“岸”、“灯塔”等词汇,用温暖的意象勾画出香港与内地的血脉亲情。而这首歌的作曲和编曲部分,张家成具有鲜明“港风”特色,融合了青年人喜爱的轻摇滚以及彰显传统文化的国乐,体现了“东方之珠”的独特魅力。

香港回归祖国25年了,那么多的思念和祝福都化作了翩翩音符萦绕在心间。而这些歌曲中所传达出的信仰和力量,也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更加努力坚定地向未来奔去。

《嘟嘟的爱乐之城》

爱,是遇见你的怦然心动

乐,是比语言更自由的表达

城,是日出与日落里的风景

我是嘟嘟,我希望用音乐的力量和这个世界温柔碰撞,愿我喜欢的你,笑靥如花。

别忘了FM101.5山西文艺广播

每周一至周五15:00-17:00

以爱为名,筑乐之城……

(

END

)

来源: 悦文艺工作室综合编辑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编辑:嘟嘟

猜你想看

25载春秋可鉴,祝福!

山西省党员总数达268.78万名,基层党组织13.06万个

“唱游三晋”山西省原创音乐推广:《信仰》

FM1015

好听我莫属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